独特的皮草集市文化之一
说起中国人的集市文化对于每个生长于农村的孩子来说都是司空见惯的。集市就相当于人们的购物超市,所有吃的、喝的、玩的,都要从集市上去采购。集市对于农村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你见过卖皮草的集市吗?我想大多数可能没见过,其实你只要我们这里——大营镇,就可以见识到这种独特的皮草之乡的集市文化。
不用说,皮草的集市也和普通的集市一样,只不过摆在摊上的商品变成了兔皮、狐狸皮、貉子皮等这些原料和半成品。
在集市上人们相互交谈,买卖双方都竭尽全力的划价,大多数采用原始的划拳式的划价方式,有点类似于《大宅门》中老掌柜和白七爷在安国买药材时情景。
买家用一张狐狸皮盖住自己的手,然后比划出数字,对方按照买家比划的手势就知道买家心里想的价格。
“还能不再低一点了,这皮子毛不是很丰满,值不了那么钱”
“兄弟,我是实心卖,这个价真的最低了,我要不是急用钱,也不会这个钱”
“再低点!”
“不能再低了!”
“得了”
砍价声不时响起,激烈的砍价过程中,却不见具体的数字,好像打哑谜一样。
成了买卖的,卖家兴高采烈,高兴的收摊回家,要不就买点好东西。
没有卖成的卖家,把成了生意的拉到一边小声的问着,
“刚才他递多少啊”
“他又添了多少啊”
当然一切都是在手势之下的,看到别人卖价,掂量自己的卖家是不是高了,而买家更要相互打听,看看人家买的价位和自己的心理价位是否一致。
······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不管是买家还是卖家,逢集是必到的,因为逢集必能打听到最新的皮草行情。以便为自己以后采取的措施做好打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皮草怎么洗?皮哥皮姐教你 » 独特的皮草集市文化之一